他甚至能感受到一些偶尔扫过后排的、带着淡淡审视或干脆是忽略的目光。那是一种体系对闯入者的本能排斥,是既得利益者对挑战者的无声警告。
他放在膝盖上的手微微收紧。他知道,“新旭日”在技术突破和市场攻坚上取得的所有成绩,在这里,都还不足以换取一张参与制定规则的门票。这条通往金字塔顶端的路,比想象中更加狭窄,也更加崎岖。他不仅需要更先进的技术,更强大的产业联盟,还需要更深厚的国际人脉,以及对这套规则体系更深刻的理解和更长远的布局。
日内瓦湖的景色透过巨大的落地窗映入眼帘,波光粼粼,美得如同明信片。但颜旭的心中,却充满了前路漫漫的沉重。他意识到,打破技术垄断只是第一步,想要真正屹立于世界产业之林,必须要有勇气和智慧,去撼动那由别人书写了数十年的规则本身。而这,注定是一场更加漫长而艰难的远征。
主会场内,关于下一代标准技术路线的讨论仍在继续,通天集团代表米勒的声音通过音响系统清晰地回荡,主导着会场的主流叙事。颜旭静静地听了一会儿,然后对身旁的随行专家低声交代了几句,便悄然起身,离开了那片属于“观察员”的阴影区域。
他没有试图在会议正面对通天集团的观点提出挑战——那无异于以卵击石,只会引来更多的审视和排斥,甚至可能被直接剥夺旁听资格。他选择了另一条路。
酒店宽敞华丽的走廊、提供精致茶点的休息区、甚至是吸烟室,都成了他的新战场。他目光敏锐地扫视着那些佩戴着不同颜色胸牌(代表不同级别成员或观察员)的参会者,寻找着潜在的机会。
他首先注意到了一位日本代表,来自一家在工业传感器领域颇有建树的中型企业“松下部品”。这位代表独自站在窗边,看着外面的湖景,眉头微蹙。颜旭端着咖啡,自然地走过去。
“景色真美,可惜会议内容有些沉闷,不是吗?”颜旭用英语微笑着搭话,语气轻松。
日本代表转过身,礼貌地点头回应。颜旭适时递上自己的名片,并介绍了“新旭日”和“琉璃”芯片。他并没有急于推销,而是将话题引向了工业传感器在复杂网络下的通信稳定性和数据延迟问题,这正是“松下部品”可能面临的痛点。
“我们在‘琉璃’协议的设计中,特别优化了针对高频、小数据包传输的机制,”颜旭拿出平板电脑,调出了一些非核心的技术示意图,“或许能缓解贵司在某些应用场景下的困扰。”
日本代表的眼睛亮了一下,显然被切中了要害。两人就技术细节交谈起来,气氛逐渐热络。颜旭能感觉到,对方对通天集团主导的标准中,某些过于倾向特定架构、增加传感器设计和成本的部分,确实心存不满。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