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他听着,深以为然,但总觉得那是一种远方的、宏大的道理,与自己亲手创立的旭日还有距离。此刻,面对着这份几乎要夺走他“命根子”的意向书,面对着“琉璃”芯片可能因资金链彻底断裂而夭折的绝境,赵老师的话如同醍醐灌顶,又像一把锋利的解剖刀,精准地剖开了他所有的犹豫和伪装。

        他第一次如此血肉模糊地、刻骨铭心地理解了“小局”与“大局”的含义。

        他想起了“通天集团”在核心元器件上的肆意提价和断供威胁,想起了国内无数下游企业因此而受制于人的憋屈,想起了实验室里那些年轻工程师们谈及技术突破时眼中闪耀的光芒,也想起了韩主任那句沉甸甸的“坚持住”。

        坚持住,不是为了他颜旭个人的商业帝国,是为了那颗可能点亮中国工业物联网自主未来的“琉璃芯”。

        如果紧握着“我的公司”不放,最终结果很可能是公司和“琉璃”项目一起,在资本和竞争对手的围剿下灰飞烟灭。而放手,让出控股权,虽然失去了“王国”,却可能换来“琉璃”活下去的机会,换来这条技术路线融入国家产业战略洪流的机会,换来一个更大、更坚实的平台。

        这不再是商业选择题,这是一道关乎责任与使命的战略抉择。

        办公室里的光线愈发昏暗,夜色开始弥漫。颜旭维持着抚摸算盘的姿势,久久未动,如同一尊凝固的雕像。内心的风暴却在持续肆虐,理想与现实、个人与家国、占有与成全,进行着最激烈的搏杀。

        不知过了多久,他眼中翻腾的痛苦和挣扎,渐渐沉淀为一种近乎悲壮的平静。他缓缓地、极其郑重地将那架紫檀木算盘放回原处,仿佛放下了一个时代。

        然后,他伸出手,拿起桌上那支熟悉的万宝龙钢笔。笔尖在意向书的最后一页,乙方(创始人)签名处,微微颤抖了一下,随即稳住,力透纸背地签下了——颜旭

        两个字,写得缓慢而清晰,仿佛用尽了他半生的力气。落笔的瞬间,他清楚地感觉到,某种东西永远地离开了自己,同时,也有某种更沉重、更庞大的东西,落在了肩上。窗外,不知何时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无声地浸润着这座城市。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大众文学;http://www.zgfqzy.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