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规则还是产业保护?——析“大基金”潜在投资》
《透视中国科技崛起背后的“非市场力量”》
这些来自海外权威财经媒体的报道,行文看似客观,引用了大量“不愿透露姓名的分析师”和“观察人士”的观点,核心论调却惊人地一致:将“大基金”可能的投资行为,描绘成对自由市场竞争原则的破坏,是“国家资本主义”对民营经济领域的过度干预,试图通过行政力量和巨额补贴,扭曲资源配置,塑造不公平的竞争环境。
苏明远穿着一身剪裁合体的深灰色西装,身形挺拔,但眼角细微的纹路和紧抿的嘴唇,泄露出他内心的不平静。他手中无意识地转动着一支昂贵的铂金钢笔,笔尖在灯光下闪烁着冷硬的光泽。
办公室里还坐着他的核心幕僚——市场总监、政府关系主管、法务负责人,以及从美国总部连夜飞来的亚太区战略高级副总裁戴维·陈。空气中弥漫着咖啡的浓香和一种无形的压力。
“各位,都看到了?”苏明远终于开口,声音不高,却带着金属般的质感,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中,“颜旭和他的旭日科技,可能快要拿到续命的氧气了。但这氧气,带着特殊的味道。”
他站起身,踱步到屏幕前,用手指点了点那几篇报道。“这些,是我们的回应,也是我们的武器。颜旭以为抱住了一条大腿,但他可能没想过,这条大腿也会成为他的枷锁。”
政府关系主管,一位四十多岁、气质精干的女性,扶了扶眼镜,谨慎地说:“苏总,直接批评‘大基金’和产业政策,风险很高,容易引发监管层的反弹。”
苏明远嘴角勾起一丝近乎残酷的冷笑:“我们当然不直接批评。我们要做的,是引导,是放大。通过我们在海外媒体、智库、行业联盟中的影响力,将这场原本属于企业之间的技术竞争、市场争夺,巧妙地引导到更高的维度——国际经贸规则、产业政策公平性、乃至全球供应链的安全与稳定。”
国家力量
他转向法务负责人:“收集所有相关报道和评论,特别是那些涉及‘不公平竞争’、‘市场扭曲’论调的,整理成册。同时,启动我们的‘301条款’应对预案框架,研究是否可以借此机会,推动总部向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提出关注,哪怕只是作为一种背景噪音和谈判筹码。”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