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戴着安全帽的工作人员将她引到一个临时搭建的帐篷下,递给她一个密封的证物箱。

        “都在里面了,被烧得很厉害,我们没敢擅自翻动。”

        苏晚螢道了谢,将箱子抱在怀里,那冰冷的金属外壳隔着风衣,依旧传来刺骨的凉意。

        回到白屋,她没有立刻打开,而是先将室内的加湿器开到最大,又调低了空调温度。

        她记得沈默笔记中的一个猜想:某些特殊的“信息烙印”并非静态,而是动态的,其显现需要特定的环境参数作为“密钥”——比如,极端的湿度和气压。

        她将箱子放在书桌上,小心地打开锁扣。

        一股混杂着焦炭、旧纸和尘土的复杂气味扑面而来。

        箱子底部,静静躺着一本边缘焦黑卷曲、几乎碳化了一半的硬壳笔记本。

        正是沈默从不离身的那一本。

        她戴上丝质手套,轻轻将其拿起。

        笔记本很重,被雨水和地下水浸透,又被火焰炙烤,呈现出一种脆弱又坚韧的矛盾质感。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