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静雅赞同道:“李老板说得对,愿意来餐厅吃冬菜的,都属于不差钱的客户,只要咱们菜用料足、味道好,哪怕价格稍高,他们也能接受。”
“没错,我就是这个意思。就拿这个水煮牛肉来说,你上了菜之后,很多客人不是先尝味道如何,而是先看肉量多不多。”李哲笑着说:
“但凡你多放几块肉,就会给客人留下一个好印象,只要味道过得去,客人不会挑理;如果味道能更好一些,客人绝对会记住这道菜,并且留下好印象,下次还会再来。”
李哲没经营过餐厅,这完全是从一个客人的角度考虑的。或许不全面,但确实能代表一部分客人的想法。
韩先进苦笑道:“李老板,您说的话,我都明白了。主要是以前在这家饭馆养成了节约成本的习惯,一时间没改过来。”
“没关系,您以后不用刻意节省成本,怎么好吃怎么做。”
在李哲看来,这还是餐厅定位的问题。从这家蜀香居饭馆的位置和环境看,就能猜出主要的客人是周围胡同的居民,消费能力普遍不会太高。
但李哲新餐厅的选址在交通便利的大街上,餐厅的定位也是中高端,如果厨师用料还抠抠搜搜的,那就等于是砸了自家的招牌,即便冬菜能引来一部分不差钱的客人,也留不住。
王建军插嘴问道:“韩师傅,我听谭姐说,您之前就在这家饭馆工作?”
韩先进感慨道:“对,我在这干了快十年了。那时候这一片可不像现在这么热闹,商店都没有几家,饭馆也就我们一家。谁曾想,这胡同倒是热闹了,我们饭馆黄了。”
有些话,李哲不方便说,王建军帮他问:“韩师傅,您的厨艺这么好,估计店里的客人也不少,饭馆怎么就黄了?按理说不应该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