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明灭清起,再到清末民初,华夏儿女遭受了怎样的欺凌,承受了怎样的耻辱时,毕楷便气得双目赤红。

        再听到日寇侵华,在华夏土地造成的杀孽,屠戮后,毕楷怒发冲冠,甚至起身一刀劈开了床铺。

        直到陈舟讲到近代史,中华建国,乃至进入现代后的种种,他的情绪才平息下来。

        虽然处于不同世界,甚至是不同的时间线,但毕竟是相似的人,陈舟还是希望毕楷回到他的世界后能积极地做些事,寻求改变。

        都说在历史的车轮下,个人的力量极其渺小,大势已成后,谁都无法扭转局势。

        但这跨越了时间空间阻碍的事,谁又能说得准呢。

        退一步讲,哪怕因为毕楷的某些举动,使得后世能少死几万人,少被劫掠一座城市,都是莫大的改变,不知能拯救多少家庭了。

        当然,思想的改变并非一朝一夕能够促成。

        陈舟只希望毕楷完成挑战离开后,思维能更先进一些,起码要与近现代的思潮相靠拢。

        如果他能靠着“先知”的优势改变明末大厦倾颓的局面,甚至黄袍加身登上王座,取代清朝建立一个别样的帝国,陈舟也算是异世界的“帝师”,冥冥中不知受多少人敬仰甚至祭拜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