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文学 > 综合其他 > 高武捕途 >
        “总捕头,”他抬起头,目光坚定,“证据链虽未完全闭合,但已足够指向李嵩。刘谦是关键,只要抓到他,必然能问出李嵩的罪证。在此之前,若不查清李嵩府中的往来,等他销毁了证据,再想翻身就难了。”

        他上前一步,语气恳切:“属下不求立刻拘押李嵩,只求能暗中调查他府中的人。比如,查他近期是否与刘谦有过密会,查他府中是否有与回春堂相似的马车,查他的随从里有没有人在三个月前去过回春堂附近……这些线索,或许就能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王烈看着林越眼中的执拗,心中微微一动。他想起林越来刑捕司的这几个月,从青石县的小捕快到如今能独当一面的巡捕长,这年轻人身上总有一股不撞南墙不回头的韧劲。正是这股韧劲,让他破了不少疑难杂案。

        “你想怎么做?”王烈放下茶盏,语气松了几分。

        林越精神一振:“属下想派可靠的人手,暗中监视李府的进出人员,记录他们的行踪。另外,调阅李嵩近半年的府邸采买记录、车马出行记录,看看有没有异常。比如,他是否在案发前后买过牵机散的辅材,是否有马车在三月十五那天去过回春堂附近。”

        “监视李府?”王烈眉头又皱了起来,“李嵩府邸外常年有吏部的护卫,都是练家子,稍有不慎就会被发现。一旦打草惊蛇,后果……”

        “属下会选最机灵的人,化妆成小贩、乞丐,绝不会暴露身份。”林越接口道,“至于记录,属下会通过秦书吏那边,看看能不能从府衙的存档里调出来,尽量不惊动李嵩的人。”

        秦书吏在郡府多年,人脉广博,或许能找到变通的法子。

        王烈沉默了许久,手指在公案上轻轻敲击着,发出“笃笃”的轻响。这声音在寂静的公房里格外清晰,每一下都像是敲在林越的心上。

        他知道,王烈此刻正在权衡利弊。一边是官场的风险,一边是查案的责任;一边是稳妥的退让,一边是冒险的前行。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