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哈迈德补充道:“伊兹尼克的陶瓷工坊已与景德镇达成合作,我们将共同培养跨文明陶瓷人才,让这份融合之美传遍世界。”
时砚初望着“三色交融瓷”上流转的灵脉能量,欣慰道:“非遗不是封存的古董,而是活态的文明。通过跨文明融合,既能让华夏非遗焕发新生,也能让世界文明更加多元多彩。”
灵脉守护者的日常:细微之处见担当
战沧澜与代清禾前往丽江古城,这里的灵脉守护者体系已初步成型。清晨的古城,薄雾缭绕,一级守护者扎西正沿着玉龙雪山脚下的灵脉线路巡逻。他手持赤色守护令牌,令牌上的灵脉能量与古城的溪水、古木共鸣,一旦发现魔能残留或灵脉紊乱,令牌便会发出警示。
“前日暴雨导致黑龙潭的灵脉节点被泥沙堵塞,今日需尽快清理。”扎西来到黑龙潭边,启动令牌上的净化之力,掌心泛起微弱的赤色光芒,轻轻抚过潭水。泥沙在能量的作用下逐渐沉淀,潭水重新变得清澈,灵脉能量顺畅流转。
与此同时,二级守护者、纳西族东巴文传承人和老师正在灵脉守护殿为孩子们授课。课堂上,孩子们不仅学习东巴文的读写,还通过元宇宙设备连接文字秘境,在虚拟场景中体验仓颉造字的过程。“东巴文是世界上唯一仍在使用的象形文字,是纳西族的文明瑰宝,也是华夏灵脉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老师手持东巴文经书,“我们要让孩子们从小了解自己的文化,成为灵脉的守护者。”
第四十九回人文互鉴结硕果灵脉守护谱新篇
战沧澜与代清禾来到古城中心的灵脉枢纽,这里的能量波动略显异常。代清禾引动地脉能量,掌心绿色光芒渗入地面:“是地下灵脉分支出现了轻微断裂,可能是近期游客增多导致的。”他催动融合本源的互通之力,绿色能量化作“生机藤蔓”,顺着灵脉断裂处延伸,将断裂的灵脉重新连接。
战沧澜则在枢纽周围布下“武道守护阵”:“灵脉守护不仅要修复损伤,还要预防风险。这个阵法能缓冲游客带来的能量冲击,同时监测灵脉状态。”他看向一旁认真学习阵法的年轻守护者们,“守护灵脉不需要惊天动地的壮举,只要在日常中多一份细心、多一份担当,就能让文明的根基更加稳固。”
扎西感慨道:“以前觉得守护灵脉是遥不可及的大事,现在才明白,巡逻时清理一块堵塞灵脉的石头,授课时教会孩子一个东巴文字,都是在为文明永续出力。”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