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景“石笋绮霞峰”是村东一处奇特的石笋群,每当朝霞或晚霞映照,石笋色彩斑斓,如诗如画。石笋间有摩崖石刻,刻着历代文人题咏。陈清远在此发现一首刻诗末署“清沅”二字,诗句暗含方位信息。

        第四景“酒座清风雅”指村中古酒坊。桂峰盛产桂酒,酒坊设于山泉旁,取水酿制。坊内有雅座,文人常在此饮酒赋诗。陈清远从老酿酒师口中得知,蔡清沅年轻时曾在此与友人论学,留下一箱笔记,现存于村学校。

        在蔡云英帮助下,陈清远在学校藏书室找到了那箱笔记。翻开泛黄纸页,一位满怀理想的青年学子的思想跃然纸上。更令他震惊的是,笔记中多处提到一位名为“陈明远”的泉州友人,正是陈清远的祖父!

        原来,蔡清沅与陈明年年轻时在福州书院同窗,结为知交。后蔡清沅回乡从事乡土教育,陈明远出国留学,二人约定以通信保持联系。最后一封信写于民国十年,蔡清沅在信中提及桂峰八景藏书之事,担心时局动荡,典籍散佚,希望老友相助。

        陈清远手捧信笺,心潮澎湃。原来祖父临终嘱托,背后竟有如此渊源。

        第五景“珠泉涌蜜浓”是山间一处奇泉,泉水甘甜如蜜,泉底时有气泡上涌,如串串珍珠。蔡云英带陈清远探泉时,说起村中传说:珠泉连通地下河,每逢月圆,泉眼会涌出特殊矿物,映月生辉。

        是夜恰逢月圆,二人趁夜色前往观泉。果见泉中气泡更多,在月光下晶莹剔透。陈清远偶然发现,泉水映月时,祖父那枚印章上的刻纹在水光折射下,在岩壁上显出模糊地图。

        第六景“啸歌三峡虎”指的是村北三道峡谷,山风过时,如虎啸龙吟。峡谷险峻,少有人至。陈清远与村中青年结伴探险,在一处洞穴内发现大量藏书痕迹,但书籍已不知所踪,只留下空箱数只,箱上刻有“蔡氏理窟”字样。

        第七景“鸣曲二蟠龙”是村中山溪两道弯流,形如蟠龙。传说昔有高人在此抚琴,引得山鸣谷应。陈清远在此考察时,偶遇一位九十高龄的蔡姓老人,竟是蔡清沅的幼弟。老人听说陈清远是故人之后,老泪纵横,取出兄长遗留的一只铁盒。

        铁盒中,陈清远找到了蔡清沅的手绘八景图,以及一份藏书目录。目录显示,蔡氏藏书包括经史子集万余卷,更有朱子学派未刊稿本数十种,弥足珍贵。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