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事说来话长。”蔡老先生目光深远,“桂峰八景不仅是景致,更暗含我先祖藏书的线索。明清易代之际,蔡氏为保典籍不散,将万卷藏书分藏于八景对应之处,唯有解透八景真意,方能寻得藏书之所。”
陈清远心中震撼,未曾想这次寻常的考察竟牵扯出如此秘密。
当晚月出东山,蔡老先生果然带陈清远前往印桥。那是一座单孔石桥,桥面石板确刻有奇异纹样,似字非字,似画非画。月光下,桥下清泉潺潺,水击特定石块时,果然发出钟鸣般清音。
“这便是印桥明月之妙。”蔡老先生道,“不同月夜,泉水涨落不同,击石之声亦有高低变化,如天然编钟。”
陈清远蹲身细看桥面石刻,发现那纹路与自己印章上的图案颇有相通之处。他取出印章比对,月光下,印章在桥面投下奇异阴影,与石刻纹路竟完美契合。
蔡老先生见状,抚须惊叹:“果然是天意!先辈传言,八景秘钥分散各处,待有缘人齐聚。陈先生这枚印章,想必就是第一景‘印桥明月’之钥。”
随后几日,陈清远在蔡老先生引导下,逐一探访桂峰八景。
第二景“金鸡馥丹桂”,指的是村南金鸡岩下的一片古桂树林。时值中秋,桂花盛开,香飘十里。岩上有天然石纹,形如雄鸡,日出时分,阳光照射,石鸡宛如啼鸣。陈清远在此遇到了一位正在收集桂花的少女蔡云英,她是村中学校的教师,对桂峰文化如数家珍。
《印桥明月记》
云英告诉陈清远:“金鸡岩下原有理窟书院遗址,先祖在此教授朱子《四书章句集注》。传说书院藏有朱子手稿,明末为避兵火,转移他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