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任的试金石
德国,鲁尔工业区,莱茵金属工厂。
深夜的厂区,本该只有机器低沉的嗡鸣与自动化流水线规律的节奏。但此刻,核心的3号精密传动轴生产线上,一片死寂。巨大的数控机床停滞在加工中途,机械臂悬在半空,如同被施了定身咒。流水线旁的指示灯异常地闪烁着红光,控制台屏幕上不断弹出刺眼的错误代码。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冰冷的机油味和一种更令人窒息的——恐慌。
生产线停了。在完成一个关键批次订单的节骨眼上,毫无征兆地停了。
“该死!”一个德方工程师狠狠捶了一下控制柜,金属外壳发出沉闷的响声。他围着那几台安装了“新旭日”通信模块和传感器的关键设备来回打转,手里拿着检测仪器,屏幕上却显示通信链路中断,数据包大量丢失。
“是他们的系统!一定是他们那个‘琉璃’系统的问题!”另一个年纪稍长的德方技师,指着设备上“NewSunrise”的Logo,语气笃定,带着难以掩饰的愤怒和一丝“早就知道会这样”的意味。“之前的系统虽然贵,但从没出过这种莫名其妙的故障!”
现场唯一的中国面孔,是“新旭日”派驻的年轻工程师小王。他今年才二十六岁,清华大学硕士毕业,是公司重点培养的技术苗子,德语流利,技术扎实,被寄予厚望派来负责这第一个欧洲项目的现场支持。此刻,他脸色煞白,额头上全是细密的冷汗,正手忙脚乱地连接着自己的笔记本电脑,试图接入系统底层日志。他的手因为紧张而微微颤抖,敲击键盘的声音在寂静的车间里显得格外突兀。
“王工!找到原因了吗?”德方的生产主管,一个身材高大、面色铁沉的中年人,语气严厉地询问,每一个字都像锤子砸在小王心上。
“还……还在排查,可能是通信干扰,或者……”小王的声音带着不易察觉的颤抖,他面前的日志记录混乱,一时难以定位问题根源。
“排查?每分钟的停产损失是五千欧元!你告诉我还在排查?!”生产主管几乎是在咆哮。
就在这时,小王的卫星电话刺耳地响了起来。他看了一眼号码,心脏几乎跳出嗓子眼——是老施耐德,汉斯·施耐德,莱茵金属的老板。他颤抖着接起电话。
“王工程师!”施耐德先生的声音透过听筒传来,失去了往日那份虽然苛刻却还保留的客气,只剩下冰冷的、带着巨大压力的严厉,“我不管现在是中国时间的深夜还是什么!我的核心生产线,因为安装了你们的系统,现在彻底瘫痪了!告诉我,什么时候能恢复?如果是因为你们设备的原因,合同里的赔偿条款,你知道意味着什么!”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