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明远的失败,是战术和策略上的。而此刻,他面对的是欧盟这样一个庞大的政治经济实体,是一整套基于其自身历史、文化、法律和战略考量而构建起来的成熟规则体系。这套体系逻辑自洽,目标明确,并且拥有强大的立法和执法力量作为后盾。它不针对颜旭,也不针对“新旭日”,它只是在按照自身的逻辑运行,将所有不符合其规则的外部参与者,自然而然地排斥在外。
这是一种更高维度、更系统性的力量。个人或单个企业的技术优势、资本力量、甚至商业智慧,在这种体系性的规则壁垒面前,都显得如此渺小和无力。
会谈在礼貌而毫无实质进展的气氛中结束。走出欧盟机构大楼,布鲁塞尔的天空灰蒙蒙的,飘着冰冷的雨丝。颜旭站在异国的街头,看着周围那些古老的欧式建筑和行色匆匆的路人,一种前所未有的孤立感涌上心头。
GS认证是技术的高墙,尚可通过技术和努力去翻越。而这《数据主权法案》,是法律与政策的高墙,是价值观与战略的鸿沟。它冰冷地矗立在那里,提醒着颜旭,全球化并非坦途,通往世界舞台的道路上,布满了由不同文明、不同利益构筑的、看似合法合规却难以逾越的关隘。
他感到,自己和他的“新旭日”,正在被卷入一场更加复杂、更加宏观的洪流之中。对手,不再是某个人,某个公司,而是时代变迁下,不同力量碰撞所激起的、无形的巨浪。
布鲁塞尔的寒意被颜旭带回了北京。“新旭日”总部顶层的战略会议室里,气氛比窗外的冬日更加凝重。巨大的椭圆形会议桌旁,坐着公司全体董事以及核心管理层成员。投影屏幕上,并列展示着《数据主权法案》草案的关键条款、欧洲数据中心建设的初步预算评估、以及几家潜在合作对象的资料。
颜旭刚刚陈述完他在布鲁塞尔的见闻以及面临的严峻挑战。话音落下,会议室里陷入了短暂的死寂,随即被激烈的争论打破。
“自建数据中心?”一位来自投资机构的董事率先发声,眉头紧锁,手指敲打着桌上那份惊人的预算报告,“在法兰克福?光是土地、硬件、能源和合规成本,初步估算就需要投入数亿欧元!这还只是前期固定投入,后续运营维护更是无底洞!颜总,欧洲市场刚刚打开一个针尖大的小孔,莱茵金属那个订单还不知道是福是祸,现在就进行如此重资产的押注,风险是不是太大了?”
另一位代表地方国资的董事也附和道:“是啊,颜总。我们‘新旭日’的优势在于轻资产的技术平台和解决方案模式。如果为了满足一个尚在草案阶段的法律,就把自己变成一家重资产的基建公司,这岂不是本末倒置?而且,欧洲政局、经济前景都存在不确定性,如此庞大的沉没成本,一旦市场不及预期,后果不堪设想。”
支持与本地云服务商合作的声音也不小。首席财务官忧心忡忡地分析:“与德国电信或者类似的有政府背景的企业合作,看似能快速满足法规要求,减轻资金压力。但是,颜总,核心技术怎么办?我们的平台算法、数据处理逻辑,一旦与对方深度耦合,如何保证不被窃取或复制?这无异于与虎谋皮!‘通天’的前车之鉴还不够吗?”
“我们可以通过严格的合同条款和技术隔离来规避风险……”法务总监试图解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