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力量
深夜的旭日科技总部,灯火零星,如同颜旭此刻的心境,在无边的黑暗中艰难闪烁。股价的连续跌停板像一记记重锤,砸在公司命运的鼓面上,发出沉闷而绝望的回响。南华资本的催债函,措辞一封比一封严厉,最后通牒的墨迹仿佛带着血腥气。流片失败的阴霾尚未散去,核心数据泄密的疑云又笼罩在每个员工心头,信任的基石正在崩塌。
颜旭独自站在办公室的落地窗前,窗外是依旧繁华的都市,霓虹闪烁,车流如织,但那片璀璨与他之间,似乎隔着一层无法穿透的毛玻璃。他手中无意识地摩挲着那架紫檀木算盘,冰凉的算珠无法计算出眼前的死局。破产清算的阴影,像一头蛰伏的巨兽,在角落里喘息。
就在这时,办公室的门被轻轻推开。是陈瑾瑜。她的脸色带着一丝疲惫,但眼神却异常明亮,如同暗夜中的星子。“颜旭,”她的声音很轻,却带着一种奇异的稳定力量,“有客人想见你。”
颜旭转身,看到陈瑾瑜身后站着一位身着深色夹克的中年男子。他气质沉稳,目光锐利却不咄咄逼人,像一口深潭,静水流深。他没有名片,只有陈瑾瑜一句简短的介绍:“这位是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的韩主任。”
“大基金?”颜旭心头一震。这个名字在业内如雷贯耳,代表着国家意志和战略级的资本力量。他从未想过,这艘航空母舰会注意到他这片在风浪中即将倾覆的小舟。
没有寒暄,韩主任直接切入主题:“颜总,我们长话短说。‘琉璃’项目,还有没有坚持下去的可能?”
接下来的三个小时,是一场极其苛刻的“考试”。韩主任带来的技术专家和财务顾问,问题精准得像手术刀,直指“琉璃”芯片的技术路线优劣、团队研发能力、成本控制乃至未来市场应用的每一个细节。他们翻阅着堆积如山的资料,不时低声交换意见。颜旭打起精神,调动起全部的知识储备和商业逻辑,一一应答。他没有夸大其词,甚至主动揭示了技术上的难点和潜在的风险。到了最后,他的声音已经沙哑,太阳穴突突直跳。
考察结束,韩主任依旧是那副看不出喜怒的表情。他握住颜旭的手,力度沉稳:“情况我们了解了。坚持住。”
没有承诺,没有安慰,只有这简简单单的三个字。然后,一行人便如来时一般,悄无声息地离开了。
颜旭送走他们,没有回办公室,而是径直走上了空旷的天台。夜风凛冽,吹得他单薄的衬衫猎猎作响。他俯视着脚下这片他奋斗了十几年、如今却可能顷刻间失去的产业疆土,心中没有绝处逢生的狂喜,反而涌起一股比之前更沉重、更庞大的压力。
此前,他背负的是创始人的责任,是兄弟们的期望,是数千员工的饭碗。而此刻,韩主任那句“坚持住”,仿佛在他肩上放上了更重的东西——一种超越个人成败、关乎国家产业布局的希望。他的“琉璃”,不再仅仅是他颜旭的孩子,更可能成为打破垄断、支撑起某一环节国计民生的一颗棋子。这沉甸甸的期许,让他几乎喘不过气。他点燃一支烟,猩红的火点在黑暗中明灭,如同他此刻飘摇不定的命运。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