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想起赵振业曾经说过:“做企业是小乘,做产业是大乘。”此刻,他正在经历从小乘到大乘的蜕变——不再仅仅计算一城一地的得失,而是开始谋划整个产业的格局。

        在这个过程里,他见过斤斤计较的小企业主,也遇到过胸怀天下的老专家;经历过被拒之门外的冷漠,也收获过志同道合的温暖。每一张名片背后,都是一段故事;每一次握手之间,都藏着无限可能。

        当第一缕晨光照进办公室时,颜旭在白板上写下新的一行字:

        “开放工业物联网联盟(OpenIndustrialIAlliance,OIIA)”

        他知道,这不仅仅是一个联盟的名称,更是一面旗帜。在这面旗帜下,那些被巨头阴影笼罩的企业,那些怀才不遇的技术专家,那些渴望突破的制造工厂,将找到共同的方向。这条路比技术研发更加艰难,但他已经做好了准备。

        工信部大楼的会议室里,春日的阳光透过厚重的窗帘缝隙,在红木会议桌上投下一道细长的光带。空气里飘着龙井茶的清香,还有打印机刚刚吐出的文件特有的油墨气味。

        产业政策司司长李为民推了推眼镜,环顾在座的各位专家和处室负责人:“今天的议题大家都清楚了。关于工业互联网通信协议标准,我们收到了多方意见。“

        会议室墙上的投影幕布显示着两份对比图表。左边是通天集团的Profi-Plus标准架构,右边是旭日科技牵头起草的开放标准草案。

        “通天集团提出,应该采用国际主流标准,避免重复建设。“一位年轻干部翻开面前的资料,“他们认为,自主标准可能会导致技术孤岛......“

        “技术孤岛?“坐在角落里的赵振业突然开口,声音不大却让整个会议室安静下来,“我们现在用的这些''国际主流标准'',哪个不是别人的孤岛?“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