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教授夹起一块红烧肉,笑着对几个年轻人说:“你们知道吗?我像你们这么大的时候,就在这样的老厂房里,一待就是三天三夜。那时我们做载波通信,每个电路都要自己焊。“

        李思远眼睛发亮:“周老,我看过您那篇关于信道编码的论文!“

        “论文都是过去的了。“周教授摇摇头,“现在要看你们的。“他转向颜旭,“颜总,我建议立即启动''昆仑''计划。你们在水电站项目积累的经验,完全可以沉淀为一套完整的工业通信协议。“

        财务总监李芸刚好走进来,听到这句话不禁皱眉:“周老,研发新协议的成本......“

        “让我把话说完。“周教授从公文包里又取出一份文件,“这是我向老单位申请的联合实验室计划。设备、场地他们出,我们出技术。这样既能降低研发成本,又能获得国家级测试环境。“

        颜旭注意到李思远一直盯着白板上未擦净的技术草图。那是今早他们讨论的一个信号干扰问题。

        团队的脊梁

        “有想法?“颜旭把马克笔递过去。

        李思远犹豫了一下,接过笔在白板上画起来:“我在博士期间研究过类似的干扰模式。如果用自适应滤波算法,配合硬件上的这个改造......“他的笔迹越来越快,“可能只需要原来三分之一的成本。“

        张猛放下饭盒走过来,仔细端详着草图:“小子,想法不错。不过你这个散热设计太理想化了,在高温高湿的工厂环境里撑不过三个月。“他在图上做了个标记,“这里,要加个通风通道。“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