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轧钢车间那位曾经对他們爱搭不理、甚至冷嘲热讽的车间主任,拿着那份由“旭日科技”颜旭已将公司更名为旭日科技,寓意新的开始系统生成的、标注着清晰节能数据和故障预警的分析报告,找到颜旭时,这位满脸煤灰、脾气火爆的汉子,用力拍了拍颜旭的肩膀,嗓门洪亮:
“颜工!行!你们这东西,是真管用!比那些花里胡哨、中看不中用的强多了!这电费省下来的,可是实实在在的!后面几条线,咱们接着搞!”
这一刻,颜旭和团队成员们相互看了一眼,疲惫的脸上终于露出了如释重负的、发自内心的笑容。那是一种被认可、价值被验证后的巨大满足感,远比任何财务报表上的数字更让人踏实。
项目验收成功。利润确实微薄,扣除成本和团队极其克制的差旅开销,几乎所剩无几。但颜旭知道,他们获得的,远不止这点金钱。他们获得了一个在重工业领域极具标杆性的成功案例,获得了客户发自内心的认可,更重要的是,他们验证了这条新战略的可行性——在巨头忽视的细分领域,凭借扎实的技术和对场景的深刻理解,创造出真实、不可替代的价值。
回到北京那个依旧简陋的办公室,颜旭用项目尾款,破例在一家街边的川菜馆,请整个团队加上后勤大姐,一共六个人吃了一顿像样的饭。没有山珍海味,只有热气腾腾的水煮鱼、回锅肉和几瓶普通的燕京啤酒。
小餐馆里人声鼎沸,烟火气十足。团队成员们放松地笑着,谈论着在钢铁厂的趣事和糗事,脸上是久违的轻松和自豪。颜旭看着他们,心中百感交集。从追求规模的虚妄,到回归创造价值的踏实,这条路,他走得太曲折,代价也太惨重。
他端起酒杯,没有说太多煽情的话,只是真诚地看着每一个人:“兄弟们,辛苦了!谢谢你们还愿意跟着我。路还长,但我们走对方向了。干杯!”
几杯啤酒下肚,酒意混合着长期积累的疲惫,以及卸下重担后的松弛,一起涌了上来。颜旭感到头脑有些发晕,视线开始模糊。他听着伙伴们的谈笑声,仿佛从很远的地方传来。
他趴在油腻的桌子上,手里还攥着酒杯,就这样睡着了。呼吸均匀,眉头舒展。这是他自公司陷入危机、众叛亲离、濒临破产以来,超过四百个日夜中,第一次,没有在噩梦和焦虑中惊醒,真正地、安然地入睡。
桌上,那架布满胶痕的紫檀木算盘,在餐馆昏黄的灯光下,静静地反射着温润的光。它不再仅仅象征着算计与风险,更开始承载起一份新的重量——关于匠心,关于价值,关于在废墟中重新点燃的、那一点虽微弱却坚韧的……星星之火。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大众文学;http://www.zgfqzy.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