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赵老那间充满书卷气和智慧的小屋,走在冬日清冷的街道上,颜旭感觉自己的脚步虽然依旧沉重,但方向,却前所未有地清晰起来。他摸了摸布包里的算盘,那冰冷的触感,此刻却仿佛带着一种沉静的力量。

        他需要的,不是另一个精巧的商业模式,而是回归那个最朴素的起点——用真正的技术和产品,为客户创造不可替代的价值。这条路,或许更慢,更艰难,但至少,通往的是一个坚实的未来,而非另一个虚幻的泡泡。

        赵振业那间充满旧书和茶香的小屋,像一处精神的净化场,洗去了颜旭连日来的焦躁与迷茫。离开时,冬日的阳光似乎不再那么惨白,带着一丝微弱的暖意。他没有直接回那个拥挤破败的新办公室,而是绕着老城区的胡同走了很久,脑子里反复回响着赵老的话——“根”、“匠心”、“价值”。

        回到办公室时,已是傍晚。仅剩的五名核心成员——小王、两位坚持下来的工程师、一位负责后勤和财务的大姐,以及一位勉强维持客户联系的销售——都还没走,似乎在默默等待着他。办公室里弥漫着泡面和焊接松香的味道,杂乱却有一种相依为命的氛围。

        颜旭没有像往常一样立刻投入到具体事务中。他走到那块之前用来写写画画的小白板前,拿起笔,目光扫过每一张带着疲惫却依旧信任他的面孔。

        “兄弟们,”他的声音平静,却带着一种久违的、发自内心的力量,“我们之前的路,走岔了。”

        他在白板中间画了一个巨大的圆圈,写上“通天集团”,然后在圆圈周围点了无数个小点,代表众多竞争者,包括曾经的旭日通讯。“我们之前,一直试图在这个圈子的边缘,或者挤进这个圈子,用价格、用服务、用各种取巧的方式,去分一杯羹。”他顿了顿,笔尖重重地在那个代表旭日的小点上划过,几乎要戳破白板,“结果,大家都看到了。巨头稍微动动手指,我们就差点粉身碎骨。”

        小王等人默默点头,眼神里既有痛楚,也有困惑。

        颜旭擦掉了那个小点,然后在远离那个大圆圈的、一片空白的区域,画了一个小小的、但轮廓清晰的三角形。

        “赵老点醒了我。企业的根,是产品,是技术,是创造不可替代的价值。我们不能再去巨头定义的战场上,用它们的规则和它们拼杀。我们必须找到一片属于我们自己的、它们暂时看不上的海域。”

        他转身,目光灼灼地看着团队:“还记得我们之前拆解‘旭日-1型’,做‘技术服务包’时,有几个老客户反馈吗?他们说,我们的电源模块在电压不稳的车间里特别皮实,我们的数据缓存单元在粉尘环境下也很少出故障。”

        一位工程师想了想,点头道:“对,海淀纺织厂的马科长提过一嘴,说他们纺纱车间里,普通商用设备老是死机,就我们那个加了防护的模块扛得住。”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