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到扫描仪上过了一遍,再上各种各样的仪器,测量各种各样的数据。
重量,密度,内部有无缝隙,有多少条缝隙,各种元素含量,离子含量……
这些陶块,它们在不同的环境里,埋藏了千年以上。有的沉睡在山峦间,有的沉睡在水田中,还有的,埋藏在淤泥里——
沈乐回来以后查过,距离海岸最近的一枚陶块,它在两百年前还是一片海,是大名鼎鼎的鹿耳门之内,自然形成的台江内海。
这片海域,是外海沙洲与陆地海岸线共同围合形成的泻湖类湖泊,长度曾经达数十公里,正是天然的防波堤。
外有水道通向大洋,把船往里面一拴,不怕被台风吹走——
郑成功打台湾的时候它还在,18世纪末开始渐渐淤积,到现在已经没有了。
然而,陆地淤泥和海沙的淤积,给了它完全不同的埋藏环境,让它的物理特征和别的陶块都不一样……
既然不一样,回头送进仪器里除盐的时候,所需要的压力,时间,温度,就都会不一样。
要求人帮忙定方案,沈乐总得把基础数据测明白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