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罢,便套上半湿的上衣,蹬着自行车往单位去了,天气湿热,胡勋碧却不觉得穿着沾满汗水和江水的衣服有多闷热。

        心静自然凉嘛。

        心情好,那就浑身舒爽。

        他本是农村出身的孩子,比较幸运的是,家里比较重视教育,而且他哥哥是一名大学生,在他小的时候,虽然看不到书,但可以去看哥哥的作文,从哥哥的作文里,他逐渐养成了自身的文学素养。

        另外呢,他还有一位叔父,酷爱古代文学,空闲时常给他念上几段《拍案惊奇》。

        于是到了高中,胡勋碧就开始试着写等一些文艺作品。

        之后回乡期间做过民办教师、生产大队的团支书,业余时间进行新闻写作。

        最后被调到区委搞通讯报道,开始走上新闻之路。

        随着嗡嗡嗡结束,属于胡勋碧的机遇很快一个接着一个的到来。

        因为有一定的文学积累,胡勋碧先是被调去《湖北青年》杂志社担任地区记者站的站长,随后又被调进《湖北青年》编辑部工作,成了一名正式编辑,之后又很快被提拔为编辑组长.

        就这么,一直到了前年,在提倡兴办经济实体的气候下,各地复联纷纷提出实体项目。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