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奖的作用,是激励更多的作家投入到长篇的创作中来,而不是赋予已经成名的作家更大的名气。
这座奖的功能性是旨在发掘新的长篇作者。
从这个角度来看,同一作家不宜连续获奖,也是对茅奖这份资源的更合理运用。
总之,这么一条死规矩,有利有弊。
而如今,时隔第二届茅盾文学奖颁布已经过去了足足三年时间,第三届茅盾文学奖的筹备,似乎又可以启动了。
而江弦作为第一届茅盾文学奖的获得者,时隔一届,在第三届又有了再次评选的资格。
不过有些尴尬的是。
从1984年到现在的1987年,江弦在长篇创作上陷入了一个停滞。
以至于现在再回顾,除了发表在国外的《漂流者》和《饥饿游戏》,竟然找不到一部他的长篇作品!
“上次你的《芙蓉镇》没拿到第一,这是多遗憾的事情,我相信你当时不觉得什么,事后也肯定会觉得遗憾。”冯沐和他讲着。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