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霍斯先生的手臂扬起,落下,磅礴地宣告——

        皇帝降临。

        乐团奏响了一个强有力的C大调和弦,紧接着,钢琴立刻以一连串分解和弦的华彩乐段作为回应,每一个音符都如珍珠般滚落,颗粒清晰,从容而威严。

        这首《降E大调第五钢琴协奏曲》创作于1809年。

        彼时拿破仑的炮火正轰击着维也纳,贝多芬的耳疾也几乎剥夺了他全部听力。

        这部协奏曲诞生于作曲家个人与时代的双重苦难之中,却毫无阴霾,全曲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壮阔、雄浑与胜利的豪情。

        它不是对帝王的赞颂,而是对人类精神力量、对超越苦难的“英雄”的礼赞。

        李艺率的手指在琴键上奔跑跳跃,演奏着艰难无比的快速音群和辉煌的经过句,每一个音符都均匀而明亮,力量从肩背贯通至指尖,爆发出雷霆万钧的声势!

        与许多俄派钢琴家温暖浓郁的“天鹅绒般”的音色不同,她的音色更偏向于清冷晶莹、如珍珠般圆润。

        这种音色源自于李艺率独特的触键方式。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