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还给书院留了个任务,重新绘制神州地形图。
这个地形图,不仅要包括山川地理,还要有详细的地气窍穴走向。
一来是摸底,二也是借此加强对玄门掌控,找到更多的洞天福地。
穿过天圆地方、乾坤二卦格局布置的广场,又经过几条长长回廊和月门,李衍便到达了“博物斋”。
还未靠近那间特意修建的宽大厅堂,鼎沸的人声便已隐约传来。
不同于工坊区的敲打锻造,这里全是面红目赤的争吵声。
亮出腰牌通行,李衍放轻脚步走入大殿,眼前顿时呈现壮观景象:
厅堂中央,一张巨大的木台占据了主要位置,上面铺展着一张绘制了大半的巨幅绢本地图,山川脉络已初具规模,无数彩色的线条和密密麻麻的符号标注其上。
数位身着儒袍、气度雍容的学者正围在台边,时而对着地图指指点点,低声辩论着某条河流的古称今名或是某座山峰的精确标高,手中拿着厚重的古籍或刚刚整理的勘测记录。
油墨香和旧纸卷特有的气息,混着檀香味弥漫在空气中。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