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江锋芒毕露,瓦肆故人

        汴梁的瓦肆,从来都是白日里藏着夜的热闹。

        巳时刚过,“同乐瓦”里已是人声鼎沸。说书先生拍着醒木讲《三侠五义》,台下茶客拍案叫好;勾栏边的杂耍班子正耍着喷火,赤焰裹着火星子飞上天,引得围观者阵阵惊呼;最角落的赌坊里,骰子声、吆喝声混着铜钱碰撞的脆响,汇成一片喧嚣。

        寒江就坐在赌坊对面的茶摊前,一身洗得发白的青布短打,头戴斗笠,帽檐压得极低,遮住了大半张脸。他面前摆着一碗冷透的粗茶,手指却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那里藏着半块月牙形的墨玉,玉面上刻着个极小的“仙”字,是“不羡仙”的信物。

        “不羡仙”不是仙门,是汴梁最神秘的商号。表面上做着字画古董买卖,暗地里却掌控着半个汴梁的江湖情报,上至朝廷官员的动向,下至帮派争斗的秘闻,没有“不羡仙”查不到的事。而寒江,正是“不羡仙”真正的少东家。只是三年前,老东家,也就是他的父亲寒岳,在一场大火中离奇失踪,“不羡仙”的权柄落入旁支柳家手中,他才不得不隐姓埋名,蛰伏至今。

        “这位小哥,借个火?”一个穿着灰布长衫的汉子走过来,手里捏着个旱烟袋,眼神却不着痕迹地扫过寒江的腰间。

        寒江抬眼,斗笠下的目光冷得像冰:“没火。”

        汉子却不离开,反而凑得更近了些,声音压得极低:“少东家,柳家的人盯上‘同乐瓦’了,说要找一个带‘仙’字玉佩的人。”

        这汉子是“不羡仙”的旧部老陈,专在瓦肆里打探消息。寒江手指一顿,端起冷茶喝了一口,掩住喉间的异动:“他们怎么知道玉佩的事?”

        “不清楚,只听说柳家最近跟暗影阁走得近,好像还拿到了老东家当年的一本密册,里面记着‘不羡仙’的暗号和据点。”老陈说着,从袖中摸出一张折叠的纸条,悄悄塞到寒江手里,“这是今晚柳家密会的地址,在城西的‘醉春楼’三楼雅间。”

        寒江刚把纸条攥进手心,就听得身后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老陈脸色一变,连忙装作买茶的样子,转身走向茶摊老板。寒江则低下头,假装整理鞋履,眼角的余光却瞥见三个穿着黑色劲装的汉子走了过来,个个腰间挂着弯刀,刀鞘上刻着柳家的标志——一棵歪脖子柳树。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