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史慈终究没有逃。

        他现在也感觉自己好像确实上当了。

        刘备奏表以工代赈,使饥民修河道,这事他是信的,毕竟孙乾是郑玄的弟子,不至于在奏表被毁时还以此诓骗。

        但豪族假借黄巾之名作乱,此事太史慈难以尽信。他不愿相信那些广有贤名的青州士族会做这样的事,而且现在那些豪族都死了,已经无法验证。

        不过,孙乾说刘备取豪族田粮赈饥,这事太史慈是信的,但同时也认定刘备必然侵占了士族田产——他和陈登初次见到刘备的时候一样,不相信会有官员无私到什么好处都不取。

        至于军屯之事,太史慈考虑不到那么远。他并不知道朝廷的困顿,也不理解粮税与运输导致的灾祸,只知道设屯田校尉或许能安置饥民,起码不是恶法。

        太史慈其实是有些犹豫的。

        他对刘备依然保持着些许怀疑。

        但他至少能确定,孔赞确实是断章取义了。

        只是孔赞所言也全都是事实,并没有攀诬,也没有添油加醋——这便是孔赞聪明的地方。

        不过,无论如何,孙乾说得没错。

        如果刘备确实是个仁善之官,那么太史慈毁其表章,导致朝廷先入为主的处置了刘备,比如调走或去职,这肯定会使青州原本正在进行的各种善政随之中断。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