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北心里一沉,她知道空间对朔北的重要性,要是药材没了,伤兵的救治就成了大问题。“我明天去跟萧叔叔说,让他加强工坊和空间入口的守卫,不能让特使的人靠近。”她顿了顿,“另外,乌孙部的秘银矿,我想派一队人去守着,不能让别人抢了去——那可是做火器的好材料。”
黄玉卿点头:“嗯,这事得尽快办。还有流民那边,粮食还够吗?”
“我带回来的粮食能撑几天,等跟西域的商队联系上,让他们多送些粮食过来。”念北想起帐篷里的老婆婆,“流民里有不少阵亡将士的家属,我想在新都外建个‘忠烈村’,把他们都安置在那里,给他们分点地,让他们能过日子。”
“好主意。”黄玉卿的脸上露出一丝笑容,“这样既安抚了人心,也能让新都的流民少些压力。”
两人又聊了一会儿,念北才起身离开。走到门口时,她回头看了一眼黄玉卿,看到她还在对着药材清单发愁,心里忽然有些发酸——黄玉卿这几个月忙工坊、忙医疗,几乎没怎么休息,头发都白了不少。
回到自己的住处,念北坐在桌前,看着桌上的地图——上面标着乌孙部的牧场、西域的秘银矿、新都的流民安置点,还有特使的住处。她用指尖划过秘银矿的位置,心里忽然有种预感:这场战后重建,恐怕不会像想象中那么顺利。
窗外的灯笼还亮着,风吹得灯笼晃了晃,光映在地图上,把秘银矿的标记照得格外清晰。念北拿起笔,在标记旁画了个小小的警示符号,又在特使的住处旁画了个问号。她知道,接下来要面对的,不只是断壁残垣的修复,还有看不见的暗流——秘银矿的争夺、朝廷的算计、甚至可能还有罗刹国的反扑。
但她并不怕。她想起白天在乌孙部看到的牧民,想起帐篷里的老婆婆,想起工坊里忙碌的工匠,他们都在为了活下去而努力,为了朔北的未来而努力。她握紧了笔,在地图的角落里写下两个字:“守住。”
夜色渐深,新都的街道上渐渐安静下来,只有远处工坊的锤子声还偶尔传来,像在为重建的日子敲打着节奏。念北站起身,走到窗边,看着外面的夜色,心里有沉重,有担忧,但更多的是坚定——她会和萧叔叔、玉卿姨、明轩哥、念安一起,把朔北重建好,让那些牺牲的将士们,能看到一个安稳的家园。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大众文学;http://www.zgfqzy.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