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煜继续说道:“两年前的一个冬天,我秘密回京,调查边关军饷贪腐案。她不知从何处得知我的行踪,托人送来一封信,信上只有八个字:‘危在旦夕,速离京师’。字迹和她小时候一模一样,末笔总习惯带一个勾。我认得出来,那确实是宝仪的笔迹。我想,后来那封求救信,也应是她亲笔所写。”

        唐清羽低声接道:“张贵妃入宫之后,理应与您避嫌。可她仍设法通过吟霜将信送到您手中,说明她已无路可走,只能冒险求援。”

        她心头一震,终于明白,那封信不是伪造,也不是陷阱,而是贵妃在性命攸关之际,拼尽全力送出的求救。

        “从小娥那里,我得知张贵妃对吟霜一向优待。”她抬头问道,“她们之间的关系,是否一直如此?”

        “吟霜是宝仪的陪嫁宫女,十五岁就进了张府,伺候她八年。后来随她入宫,一直做贴身侍女。”萧煜声音低沉,“正因如此,我才毫无防备,喝下了她送来的茶。”

        唐清羽沉思片刻,缓缓道:“如此看来,吟霜最初应是真心想帮张贵妃传递消息。很可能那封信送到你手中后,被幕后之人察觉,她才被控制,被迫参与陷害。”

        萧煜眼神一凛,神情骤然紧绷。

        他终于意识到那封信,不仅没能救她,反而成了她走向死亡的祸端。

        “只可惜,信中只写了她被人挟制,却未说明她究竟受谁胁迫。”唐清羽缓缓说道,“我推测,贵妃掌握着一些关键秘密,而凶手无法确定她是否已将这些秘密透露给你。因此,他们才胁迫吟霜,借她之手引你入局。这是一步一石二鸟的狠招。既能除掉你,又能掩盖真相。”

        “应该是这样。幕后之人抓住了吟霜的胞弟,以此胁迫她就范。事情败露后,又怕她泄露真相,便逼她自尽灭口。”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