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惊愕道:“这……岂非违背了圣贤仁义之道?”
赵孝骞嗤笑:“大哥,战争啊,你居然讲仁义?往年辽人有实力的时候,他们越境对我大宋村庄农户做了什么,你难道不知?”
“我不过是把辽人做过的事,原样还到他们身上而已,真定府辖下九县,这些年天灾人祸,辽人抢掠,九个县人口只剩了十六万余,这笔账怎么算?难道指望我原谅辽人吗?”
苏轼仍有些不敢置信:“将士们若随意杀戮平民,难道不会助长他们的戾气,变得更加残暴,更泯灭人性吗?”
赵孝骞摇头:“不,大宋目前的情况,需要一支暴戾的善战之兵,大宋积弱太久,如果把国家比作一个人的话,这人被欺负了只能忍气吞声,已渐渐失去了男儿汉的血性。”
“长久下去,他的性格将会被扭曲,跟宫里的宦官一样,那玩意儿跟被割了似的,一辈子被人欺负死,你愿意见到这样的大宋吗?”
第四百八十二章撤军休整
“所以,我需要一支充满了戾气的军队,他们要用杀戮来激起血性,再用这种血性在战场上杀戮敌人,学会不妥协,不动摇,纵死而不逃,有了这股血性,这个国家才有救。”
苏轼闭眼,进士出身的他,自幼精读圣贤书,圣贤经义里的仁义之道他张嘴就来,但赵孝骞今日跟他说的这些,无疑动摇了他的三观,他需要时间消化一下。
赵孝骞拍了拍他的肩,笑道:“想不通没关系,反正你不用上战场,不过在龙卫营里做客,你最好还是别提什么仁义之道,这里是军队,面对的是拿着刀枪的敌人,我们现在的状态是战争。”
“敌人杀来时,你总不能站在阵前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