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士们纷纷笑着答应,猛拍商人的肩膀,勾肩搭背表示我们和商人不是亲人胜似亲人,商人愁眉苦脸被勾着肩膀,还不得不陪笑。
“真好,一片欣欣向荣,这地方很快会发展起来,变成一个繁华的边境集市,甚至是城池。”赵孝骞笑语喃喃。
苏轼一直静静地观察将士们和商人谈生意,双方争得面红耳赤,锱铢必较,为了几文钱的差价差点动手打起来,谈拢后很快又拥抱大笑,亲密无间。
良久,苏轼皱眉道:“贤弟麾下的龙卫营显然是一支精锐,大宋王师无可及也,为何此时却不像军队,反而像一支商队?将士们卖的是什么?”
“卖战利品,有些笨重不方便携带的东西,自然是要卖掉换钱的,比如牛羊,皮货这些。”赵孝骞解释道。
苏轼不解道:“战利品不该是充公么?”
赵孝骞笑了:“在龙卫营,战利品不必充公,谁抢到就是谁的,如果袍泽们争执不下,那就平分。”
“抢的是辽人?”
“没错,大军越境,所经之地,无论村庄堡寨部落,皆可抢掠杀戮,这是我当初定下的规矩。”
苏轼吃了一惊,这种规矩简直闻所未闻,难怪当初宋夏之战后,朝中常有御史参劾,说赵孝骞领兵无方,纵兵抢掠,而且军纪涣散,常有杀戮境外平民之举。
原来这些不是御史造谣,不是扳倒赵孝骞的借口,特么的全都是真话。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