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成的利息,普通农民咬咬牙,或者来年风调雨顺,或许勉强付得起。

        然而,万一来年还是收成一般,或者真就那么倒霉,又遇到天灾了呢?等于就是农民拿那点可怜的家底,跟官方做的一场豪赌。

        如果来年还不起,不好意思,没收田产充公,更狠一点的,索性连你家房子也扒了,于是这些农民就沦为了流民。

        青苗法更大的漏洞是,就算农民没有借贷的心思,官方也会逼着你借,只有借了,官方才有利息收入。

        至于这些收上来的利息究竟是朝廷的,还是落入官员的口袋……呵呵,你猜?

        还有就是,地方上的乡绅地主也会拼命钻律法的漏洞,自己向官方借贷,再将它转嫁到农民头上,农民于是莫名其妙欠下了巨债。

        于是青苗法在神宗年间的施行,民间其实是贬大于褒的,对大部分农民来说,就是这个青苗法,害得他们家破人亡,沦为无地无房的流民。

        这也是作为旧党派的苏辙,为何专门在朝会上进谏,请求废止青苗法的原因。

        章惇请开绍述,苏辙请废新法。

        两人终于当面杠上了。

        杠上的不仅是这两人,而是朝堂上所有的新旧两党。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