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晚萤没有惊慌,她强迫自己进入沈默生前最常挂在嘴边的“剥离模式”。
这是沈默处理复杂信息时惯用的方法,将混乱的整体视为一个层层包裹的洋葱,用逻辑的刀锋,一层层剥离掉无关的背景噪音和冗余信息,直至露出最核心的信号源。
她戴上监听耳机,将音频切分成数千个毫秒级的片段,逐一进行降噪和声波数据分层。
这是一个枯燥到近乎自虐的过程,但苏晚萤的眼神始终专注。
三个小时后,她终于从那片混沌的音景中,成功分离出了三条相对清晰、可以并轨播放的并行叙述线。
第一条线,是一个中年男人的声音,焦灼而愤怒:“……喇叭里喊走西门!往西门撤!***王八蛋,西门早就被焊死了!我们十几个人活活被烟熏死在门口!是故意的!绝对是故意的!”
第二条线,来自一个年轻的女人,声音里带着哭腔和不甘:“……校长跑来敲我们宿舍的门,说演习结束了,都回去睡觉。我们信了!可档案上根本没有我们!我们成了失踪人口!我妈到现在还在找我……”
第三条线,则是一个苍老而固执的声音,反复呢喃着同一句话:“名单不对……少了三个名字……名单上少了我们三个……”
苏晚萤将这三段独白的关键信息一一敲入电脑,建立起一个临时数据库。
她快速交叉检索“工厂火灾”、“西门焊死”、“学校”、“档案篡改”以及“名单缺失”等关键词,并将时间范围锁定。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