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深夜,苏晚萤伪装成文献修复专业的志愿者,用一套伪造的介绍信和以假乱真的工作证,潜入了防卫森严的市政档案馆深层库房。

        她申请查阅建国初期民政系统的原始卷宗,理由是研究当年的火灾事故社会救济档案。

        冰冷的库房里,只有她翻动纸页的沙沙声。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她逐页翻检着那些泛黄脆弱的故纸堆,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

        整整三天,她几乎不眠不休。

        终于,在一份1954年红砖楼仓库区特大火灾事故的汇总报告附录里,她找到了那根刺破所有迷雾的毒针。

        那是一份不起眼的内部传阅备忘录,标题为“关于组建‘执念疏导小组’的初步构想”。

        内容简短,却字字惊心。

        报告指出,为应对火灾后出现的、无法解释的“群体性歇斯底里”及“幻听”现象,防止“负面社会情绪”的非正常扩散,建议秘密招募一批具有特殊“共情”能力的志愿者,担任“听冥人”。

        他们的任务,是主动进入特定区域,以自身为“容器”,接收并“消化”死者强烈的未尽遗言,成为平息“残响”的最后一道阀门。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