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肩上扛着一个沉重的工具箱,里面装着一台早已报废的旧式胶片相机。

        她以检修线路为名,目光却锐利地扫过馆内每一处角落。

        所有的电子显示屏,无论大小,都在以肉眼难以察及的频率自动刷新着几个搜索关键词:“SM”、“逆十字”、“闭眼符号”。

        残响在这里织就了一张无形的监控网络,贪婪地搜寻着任何可能与它相关的痕迹。

        苏晚萤在一个偏僻的档案架前停下,假装检查顶部的传感器。

        趁着同事的注意力被另一头的警报吸引,她迅速从工具箱里取出那台相机,精准地塞进一本厚重的《城市年鉴》的书页夹层中。

        随即,她从口袋里摸出一小块蜂蜡,用随身携带的便携烙铁将其融化,仔仔细细地封合了书脊的缝隙。

        这是她修复古籍时从祖母那里学来的“时间锚定”手法,用物理方式隔绝空气与时间的侵蚀,让书本进入一种“静滞”状态。

        她将手掌贴在冰凉的书脊上,用只有自己能听见的声音低声念诵着那段古老的封缄词:“尘归尘,纸归纸,旧事勿追。”

        话音刚落,不可思议的一幕发生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