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员办公室的意外失火,调查记者的私人信件被焚,核心成员的电子设备被集中焚化处理……每一次销毁都干净利落,不留痕迹。

        但现在想来,那些结案报告中总会有一句语焉不详的备注:“现场灰烬有异常聚拢痕迹,疑为气流影响。”

        气流?不,那不是气流。那是执念在咆哮。

        苏晚萤立刻冲到质谱分析仪前,小心翼翼地收集了实验台上残留的灰烬样本。

        她颤抖着手将其放入分析腔,启动了设备。

        屏幕上,数据流疯狂滚动,一条条光谱线跳跃、分离、重组。

        几分钟后,一份元素构成报告生成了。

        碳、氧、氢……这些都是意料之中的成分。

        但在图谱的末端,一个微小的峰值引起了她的注意。

        那是一种极其罕见的磷光物质,其分子结构……苏晚萤调出另一份资料库,那是她之前研究人体在长期极端焦虑状态下神经系统分泌物的项目数据。

        两条曲线,惊人地相似。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