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顿了顿,又指着画脚那行题跋:“你看这字的笔锋,还有这印章的印泥色,都是那会儿的老样子。”
李哲的目光还黏在那片明黄院墙上,心里早亮堂了——上辈子虽没见过这幅《青城山水图》,但鉴宝节目里专门说过,张大千从敦煌回来那段时间的画,因为掺了壁画的技法,往后升值的空间大得很。
这两位大师的作品作品收藏价值极高,但仿品也不少,李哲有些担忧道:“郑师傅,这画看着是不错,可我不懂鉴定……”
郑彦博哪里不明白他的意思,笑道:“我这内柜的东西,都是荣宝斋从老藏家手里收的真货,平时主要给高级干部和外国友人看的,谁敢弄假货?你要是不放心,随便找国内的鉴定专家看都没问题。”
李哲看着张大千的《青城山水图》,心里更满意了,可对假货的担忧还是没完全消除,眉头依旧没舒展开。
郑彦博看出了他的顾虑,接着说:“李同志,要是你还担心,这样——我们荣宝斋可以请几位国内知名的鉴定大师,比如徐邦达或启功先生,让他们来给您做鉴定,鉴定费由荣宝斋承担,你看怎么样?”
这两位的大名,李哲经常在鉴宝节目中听到,都是书画鉴定领域的‘泰斗级’人物,行业地位和专业权威性被广泛认可。
如果没有荣宝斋的关系,估计他想见都未必见得到,“这两位先生能出鉴定书吗?”
郑彦博想了想,答道:“可以,但两位先生都是国家级鉴定核心成员,公务和学术任务繁重,具体哪一位能来和到场时间都无法确定。”
李哲心里的顾虑瞬间烟消云散,连忙点头,声音都比刚才亮了点:“郑师傅,那就麻烦您了。”
……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