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李哲的蔬菜大棚有两种扩建方式。一种是属于他自己公司种植的蔬菜大棚,这个他肯定是不想交给京城市蔬菜公司卖,他要保留一定的自己的销售渠道。
还有一种方式:将蔬菜大棚种植技术教给村民,帮助农民从信用社贷款,同时,与村民签订蔬菜收购协议,提前定好收菜价格,也能给村民一个保障。
大部分村民应该都会遵守蔬菜收购协议,但有一部分见利忘义的村民,等蔬菜成熟后,难免会抱着卖高价的想法毁约。
所以,第二种方式做起来会比较麻烦。李哲需要一个强有力的靠山,让对方不敢毁约。
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李哲与村民签订蔬菜收购协议后,在协议的基础上加价转卖给京城市蔬菜公司,让他们自己从村民地里收菜。
对于李哲来说困难的事,对于他们来说不算什么。
“刘总,一个人的力量终究是有限的。我想着明年带村里的农户一起种植反季节蔬菜,帮着他们建起大棚,教给他们种植蔬菜大棚的技术,并且跟他们签订收菜协议。我个人觉得这种扩张模式会更快一些,也能降低风险。”
刘建华不管李哲怎么种,他只想获得更多的蔬菜。“李哲同志,如果按照这种模式,你觉得明年的蔬菜大棚规模能扩建到多少亩?”
李哲开始画大饼:“如果资金足够、物资足够、有当地政府支持和政策扶持,我觉得种个几百亩不成问题。”
虽说几百亩不算多,但比之前说的百亩以上要强多了。刘建华笑着说:“李哲同志,你这几百亩蔬菜大棚我们公司都能收购。”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