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守耕脸上带着审视:“周青禾,我知道你是个急性子,喜欢拔尖儿。可这毕业论文可不能光凭想象,得有真实的数据做支撑。要不然那可就是作假。”

        周青禾从袋子里拿出一份手写稿件:“陈老师,这是亚光一号的完整培育记录。包括温度湿度控制数据和菌丝发育图谱。”

        陈守耕接过手稿,下意识地问:“试验的菌棒数量是多少?如果实验规模过小,无法充分反映品种的真实特性,甚至可能导致关键指标出现偏差,掩盖菌种的隐性缺陷。”

        “老师,这次实验的菌棒数量有150个。虽然规模不算特别大,但我个人认为也足够反映出品种的真实特性了。”

        陈守耕诧异道:“你种了150个菌棒?你在哪儿种的?我之前跟你说过,这东西可不能种在家里!”

        “老师,您的话我都记清楚了,怎么可能在家里种?我认识了一个LF市农村的朋友,他在农村建了新式的冬暖式蔬菜大棚。那大棚的规模老大了,他给我划了一块地种蘑菇。我们第一茬蘑菇已经采摘了。您瞅瞅,样本我都给您带来了!”

        周青禾说着将袋子放到桌子上,从里面取出灰色的扇形蘑菇。

        陈守耕看着长得厚实饱满的扇形蘑菇,脸上透出欣喜:“周青禾,你可以呀!别人的论文选题刚刚确定,你这边都已经完成了。”

        “老师,这主要是您教的好。我就是按您说的做的。这蘑菇种出来,至少得有您一半的功劳!”

        陈守耕听了也笑了:“你这丫头就会耍嘴皮子。”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