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走林巧梅后,李哲回到卧室,打开上锁的橱柜,拿出了一个笔记本。

        笔记本以前是用来记账的,基本上使得差不多了,翻开中间的一页,上面写着‘反季节蔬菜生态产业链’,从上到下写了满满一整页,最上面是种子专利,最下面写的就是餐厅。

        反季节蔬菜的红利期只有几年,几年后就得拼价格了。

        很多人觉得蔬菜大棚太贵了,大多数农民建不起,发展不了太快。却忽略了农民对种菜的热情和国家力量,明年,寿光也会建造新式半地下冬暖蔬菜大棚,第一年只建了十几个大棚,第二年扩建大棚超过了五千亩,短短几年就超过数万亩,这还仅仅是寿光一地……

        最好的办法就是深耕产业链,从原材料、种植、销售到餐桌形成一个闭合,有自己的基本盘,增加抗风险能力,每个环节都少赚一些,不管市场好与坏,稳坐钓鱼台。

        李哲有开餐厅的打算,现在也是个不错的时机,私人餐厅还不多,国营餐厅的竞争力普遍不强,再者,今年只有李家能供应反季节蔬菜。

        李哲要是开餐厅,蔬菜肯定优先供应自家餐厅,再加上一些后世的宣传服务手段,李哲有信心短时间内打响餐厅的名号。

        当然,这只是他的谋划,实际操作起来还是有困难的,隔行如隔山,他以前没做过餐厅,要是没办法保证菜品质量,名头再响也留不住客人……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大众文学;http://www.zgfqzy.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