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既没有听到穿过缝隙产生的风声也没感受到清冷的风或是新鲜的空气,这说明岔路应该是通往洞穴更深处乃至地底的,往那里排放烟气很有可能会重新涌上来。
被迫打消利用狭窄岔路通风的想法后,陈舟又探索了较宽的岔路。
有过深潜的经验,对于洞穴内部空间的走向和高低落差,他格外敏感。
宽岔路非常长,在其中行走的过程中陈舟能明显感觉到这条道路总体是向下延伸的,也就是说沿着这条路前进,他是在一点点深入山体内部。
向前向下途中他不止一次看到两侧出现新的岔路,不过那些岔路都更加狭窄,根本无法容纳他的躯体。
整个岔路基本呈不规则的鱼骨状,而且极为狭长。
陈舟一路走了接近200m都未走到尽头,只是愈发深入地底,两旁的裂隙也越来越多了。
除此之外,岔路中的光线也越来越稀少。
陈舟虽然具有夜视能力,但夜视能力不代表他可以在完全无光的环境中视物,起码也要有微光这个前提条件他视网膜中的运动传感神经细胞才能发挥作用。
由于这里接近无光,他能看到的景象也越来越黯淡,并逐渐接近正常人认知中的“伸手不见五指”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