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研究了大半辈子欧洲古货币,面对需要鉴定的物件,冯檀依旧保持着认真谨慎的心态。
他先是大致扫量了一遍桌上的货币,觉得它们不是“一眼假”后,才将其挨个拿起研究。
可越看,冯檀的眉头就皱的越深,最后甚至拧成了一个疙瘩。
从材质、黄金的色泽重量、工艺等细节来看,这些金币全都可以说是“大开门”,毫无质疑角度可言的真品。
但古玩古玩,沾个古字,就意味着必须经过时间的磨砺,岁月的沉淀。
从这方面看,这些金币却有很大欠缺。
17世纪到21世纪足足隔了四百年,即使是性质稳定的黄金,经过这漫长的时间,也会产生相应的变化。
而这些变化,在陈舟拿出的金币上根本找不到。
不过若说它们是现代仿制高手制造的高仿币也不合常理,因为这些货币中有一些还带有历经百年时光造成的表面附着物氧化和环境污染造成的痕迹。
虽然纯金本身几乎不会氧化,但时间过久,它们的表面也会因吸收金属杂质氧化形成红色斑点。
若吸附灰尘、油脂,金币表面则会黯淡无光。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