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次在上午太阳升起后,涨势缓慢,过了正午才能达到最高点,随后逐渐退潮,直至太阳落山,万籁俱静。
其中午夜涨潮势头太快,且黑暗无光,不宜顺着潮势开动木筏。
上午的潮水倒是可堪一用,因为涨落周期长,将物资搬运上岛的时候不用担心木筏搁浅,颇为省心。
在潮汐表格上画下涨落曲线,陈舟默默推算起每天能运输几次货物。
假如清晨起床,往木筏上装好箱货,上午八九点钟出发,约莫十几分钟登岛,卸下物资不做停留径直折返。
返程途中必定逆水行舟,需多花力气,可能要划半个小时甚至一个小时的船,加上装卸物资的时间,来回一趟大概要用三个小时。
这样算下来,除去吃饭睡觉等必要的时间,在不刮风下雨的理想天气,每天最多能运输三次。
按每次运输物资总重200公斤计算,每天都能往岛上输送600公斤的物资,这种运输效率远不是鲁滨逊的简易木排可以比拟的。
如此想着,陈舟简单地在心里算了一笔账。
书中所述,鲁滨逊10月1日登船,从登船当日一直到船被风暴摧毁的前一天,也就是10月24号,鲁滨逊从未停歇,一直在持续地制造一次性木排,以每天一次的速度往岛上搬运物资。
鲁滨逊的木排由锯开的桅杆捆绑而成,每次只能装载几十公斤的货物,这二十四天,他顶多运输了2000公斤的物资上岸。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