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的印象里,五六岁时村里灌溉田地的大井少部分还是辘轳提水,上小学时各人家才流行起使用洋井,那时候陈舟没少帮姥姥压井。

        最后随着农村的发展建设,这种风靡一时的舶来品又被更方便快捷的水泵取代,洋井才掩埋在记忆的角落里不复出现。

        童年的见闻让陈舟一直以为洋井是近现代产物,万万没想到这东西竟然在四百多年前就已经被制造出来了。

        按时间推算,华夏这时候应该还处于清朝,科技落后到如此地步竟然还在闭关锁国,难怪19世纪末期被列强轮番凌辱。

        统治者如此,没法不衰败啊!

        稍微感慨了一阵子,陈舟也算想明白了这洋井的用途。

        如果没猜错的话,它应该是用于抽取船底部积水的。

        海上常有风雨,这艘船又是木质,难免会有雨水或海水渗进底舱,倘若提桶去下面?水再拎上甲板倒掉,费时费力,还有可能影响其他水手的工作。

        用上抽水井,就能在更接近甲板的位置完成抽水作业,省时省力,着实是个不错的设计。

        认可帆船制造者巧思的同时,陈舟也相中了这个洋井,想着要是有能力的话,一定要把它卸下来运到岛上。

        到时候在岛上盖个小院,在院子里挖一口井,开辟一片菜园子,再在院墙边种上一溜儿葡萄,逢旱季时,只要压压洋井,就能取水灌溉菜地。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