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文学 > 综合其他 > 高武捕途 >
        林越没理会他的质疑,转而检查死者的指甲。他让小徒弟取来一盆清水和一块细布,蘸了水,轻轻擦拭指甲缝。正如老仵作所说,大部分青黑色被擦掉了,但在指甲根部的缝隙里,仍残留着一点淡青色,用布反复擦拭也无法去除。

        “这颜色……”林越捻起一点擦拭下来的污渍,放在鼻尖闻了闻,又用指甲刮了一点,放在舌尖舔了一下——只是极轻微的触碰,随即吐掉,用清水漱口。

        一股极淡的麻涩味在舌尖散开,带着一丝金属般的腥气。

        林越心中一凛。牵机散!这种毒素在古籍中记载过,无色无味,但微量即可致命,中毒者死前不会有剧烈痛苦,往往面色平静,死后指甲会残留淡青色,且口腔更重要的是,牵机散的毒发时间很慢,从服下到死亡,大约需要一个时辰,且毒发过程隐蔽,极易被误认为突发疾病。

        如果张启明中了牵机散,那他的死亡时间绝不是老仵作推断的“子时左右”!

        林越强压下心中的激动,开始估算死亡时间。他伸手探向死者的腋下——这里是尸体温度保存较久的部位。入手冰凉,但尚未完全僵硬,尤其是关节处,还能轻微活动。

        按照现代法医学知识,环境温度在十到十五摄氏度时,尸体每小时会下降约0.8摄氏度。假设张启明体温正常时是37摄氏度,现在腋下温度约为22摄氏度,温差15度,推算死亡时间大约在18到20个时辰前?不对,这显然不对,因为昨夜发现尸体时,距离他进密室才过了三四个时辰。

        第三十四章:无迹之杀

        林越立刻反应过来——这里的“时辰”换算错了。他重新换算:一个时辰等于两小时,尸体温度下降15度,按每小时0.8度算,需要约19小时,即九个半时辰。昨夜发现尸体是在三更,即子时(晚上11点到凌晨1点),往前推九个半时辰,正是……戌时三刻(晚上8点45分左右)!

        这个时间,与张启明戌时初刻进入密室的时间吻合!也就是说,他进密室后不到一个时辰就已经死亡,而不是老仵作根据肌肉僵硬程度推断的“子时左右”。

        为什么会有这种偏差?林越瞬间想明白了——牵机散会延缓尸体僵硬的速度!这就是老仵作误判的关键!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