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文学 > 综合其他 > 高武捕途 >
        第三十一章:初入郡城刑捕司

        晨曦刚漫过云安郡城的垛口,林越已站在北城的青石大道上。

        脚下的青石板被历年的车辙碾出细密的纹路,比青石县的街道宽了三倍不止。两侧的酒楼幌子在微风中轻晃,“太白楼”“聚仙阁”的鎏金大字在朝阳下闪着光,往来的马车铃铛声、商贩的吆喝声、酒肆里的猜拳声交织在一起,汇成一股属于郡城的喧嚣——这喧嚣里藏着繁华,也藏着远比县城复杂的人心。

        林越拢了拢身上半旧的青布衫,将秦书吏写的引荐信揣进怀里。信是出发前秦书吏连夜写的,墨迹还带着淡淡的松烟香,字里行间满是叮嘱:“郡城不比县城,刑捕司里能人多,关系杂,凡事忍三分,先站稳脚跟……”

        他深吸一口气,目光落在前方那座朱漆大门上。门楣上悬着块黑底金字的匾额,“云安郡刑捕司”六个大字笔力遒劲,透着一股不容置喙的威严。门前两尊石狮子瞪着铜铃大眼,仿佛要将往来者的心思都看穿。

        “新来的?”门房是个留着山羊胡的老头,叼着根旱烟杆,上下打量着林越,眼神里带着审视,“从哪儿来的?找哪位?”

        “晚辈林越,从青石县来,持秦书吏的引荐信,求见总捕头王烈大人。”林越拱手,语气谦和。

        老头“哦”了一声,没起身,慢悠悠地磕了磕烟锅:“秦书吏啊……他倒是常来。等着吧,总捕头正在前厅议事,我去通报一声。”说罢,他才不紧不慢地挪着步子往里走,留下林越一个人站在门廊下,接受着往来差役若有若无的打量。

        这些差役大多穿着皂色公服,腰间佩着制式长刀,走路时刀鞘撞着石阶,发出“哐当”的脆响。他们看林越的眼神各异,有好奇,有漠然,但更多的是一种难以掩饰的轻视——那是郡城人对县城来的“土包子”特有的打量,仿佛在看一个不知天高地厚的闯入者。

        林越没在意。在青石县的刑房里见多了各色人等的眼神,他早练就了一副“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定力。他只是默默观察着刑捕司的布局:前院是办事的差役房,十几张长条桌旁坐满了人,有的在抄写文书,有的在擦拭佩刀,还有的聚在一起低声说笑,眼角却时不时瞟向门口的他。后院隐约能看到演武场的轮廓,传来兵器碰撞的脆响,显然有人在晨练。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