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对对!我作证!孙大爷人特别好,上次我家办丧事没钱,他还送了我十几斤肉,说街里街坊的,不用客气。这么善良的人会杀人?打死我都不信!”
“我也觉得不可能!孙大爷都快七十了,驼着个背,走路都费劲,他能杀谁啊?还碎尸?你们编故事也编得像一点好不好!”
“这里面肯定有内幕!我听说孙大爷的铺子要拆迁了,能赔一大笔钱!是不是有人眼红,故意栽赃陷害啊?”
舆论的风向,开始变得奇怪起来。
无数自称是“街坊邻居”、“老主顾”的网友涌现出来,用一个个生动鲜活的“小故事”,将孙德发塑造成了一个乐善好施、古道热肠、受人尊敬的孤寡老人形象。
就在这时,一篇标题极具煽动性的文章,如同病毒般在各大社交平台疯传开来。
《一个老实人,是如何被黑心律师和资本逼上绝路》
文章的作者自称是“资深媒体人”,用一种看似客观、实则充满引导性的笔触,绘声绘色地讲述了一个“故事”。
故事里,勤劳善良的孙大爷守着祖传的肉铺,本分经营,却因为即将到来的巨额拆迁款,被远房侄子陈浩盯上。陈浩嗜赌成性,欠下巨债,多次向孙大爷索要拆迁款被拒后,怀恨在心。
而陈浩的妹妹陈雪,则与一个“背景深厚、手段狠辣”的律师陆诚勾结,利用陈浩的“失踪”,联手设下了一个惊天骗局,目的就是为了侵吞孙大爷的拆迁款,并利用“杀人案”这个噱头,为律师本人炒作名气。
文章的最后,作者痛心疾首地质问:“当资本与无良律师联手,当舆论被轻易操控,一个手无寸铁的老实人,除了绝望,还能剩下什么?我们离恶的距离,到底有多远?”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