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挥动青色人文能量,将古城墙灵脉中存储的历史影像投射到空中:画面中,唐代的胡商在长安街头交易,异域艺人表演歌舞,中原工匠与外来技师合作研发新技艺,生动展现了当年“胡风汉韵,交融共生”的盛景。“你们看,这就是开放包容的力量。当年的灵脉能量,正是因为不同文明的共振才如此充盈。”

        代清禾引动古城墙的地脉能量,绿色光芒化作藤蔓,缠绕住灰色能量波,将其逐渐净化:“本土文脉就像这古城墙,根基牢固才能接纳外来养分。我们在社区引入外来文化元素,不是要取代本土传承,而是要借鉴吸收,让本土文脉焕发新的生机。”她指向不远处的跨文明文创市集,“那些融合了异域纹样的皮影、瓷器,不还是带着浓浓的长安韵味吗?这就是‘和而不同’的共生之道。”

        新星澈则通过元宇宙设备,展示了其他试点社区的成功案例:“北京国子监社区的外籍居民学习书法,不仅没有淡化本土文化,反而让汉字灵脉传播到了海外;泉州侨乡社区的跨文明瓷器,成为了新的文化名片。文化交流不是单向的输出或输入,而是双向的滋养。”

        现场的居民们看着历史影像与成功案例,情绪逐渐平复。那位年长的民俗研究者沉默良久,望着古城墙上的斑驳痕迹,感慨道:“我只是太怕本土文脉失传了……”

        时砚初温和地说:“守护本土文脉的初心值得肯定,但极端保守只会让文脉失去活力。灵脉的核心是‘传承与创新’,传承本土精华,吸收外来养分,才能让文明的火种代代相传。”他邀请民俗研究者加入“文脉社区顾问团”,“我们希望能听听您的意见,一起探索本土文脉与跨文明融合的最佳方式。”

        民俗研究者点点头,眼中的偏执慢慢褪去:“好,我愿意试试。只要能守护好祖宗的传承,我愿意接受新的理念。”

        随着保守执念的化解,古城墙的灵脉能量恢复平稳流转。受损的灵脉标识被修复,跨文明文创市集重新开放,不同文化背景的居民再次欢聚一堂。“校园灵脉守护队”的孩子们也来到社区,向居民们展示他们的跨文明作品,用纯真的笑容和真挚的话语,传递着共生的理念。

        夕阳下,古城墙的灵脉能量与社区的烟火气交织,形成温暖的光晕。五贤站在城墙之上,望着和谐共处的居民们,心中感慨万千。这场小小的危机再次证明,守护双宇共生秩序,不仅要应对惊天动地的挑战,更要化解日常生活中的细微执念。唯有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对待不同文明,以理性平和的方式处理分歧,才能让灵脉能量持续充盈,让文明的光芒永远闪耀。

        而那些在校园、社区中播下的共生种子,正在每一个人的心中生根发芽,终将汇聚成守护双宇安宁的磅礴力量。下一章,一场跨文明的灵脉盛典即将启幕,却有一股更隐蔽的极端执念在暗中酝酿,试图在盛典之上制造混乱……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大众文学;http://www.zgfqzy.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