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奇是石云樵的秦权壶,在窑火明灭间浮现出林风眠《仕女图》的线描——原是文革期间,林风眠将画稿以金刚针划于壶坯内壁,再以双层泥料覆盖。程墨禅颤声道:“此徐徐以金针划《心经》旧法!1943年她在重庆曾为张大千治印,得授此技。”
忽见洪半塘那把提梁壶在蒸汽中投影出《金石萃编》残章,墨迹如蝌蚪游动。崔禹门惊呼:“此非沈尹默批注本笔意?”程墨禅以手承漏雨,在窑砖上书“壶天”二字:“昔陈巨来刻此小印,谓方寸可纳须弥。今观诸君造器,乃知曼生遗韵未绝。”
《壶中天:癸卯秋夜雅集录》
第三折雪夜遗秘
风雨渐歇时,忽闻门环响动。宋鸿之孙宋遗直持残壶立风雪中,壶身裂纹如蛛网:“先祖临终言,此中藏有海上画坛百年秘辛。”
洪半塘奉茶暖其身,宋遗直解壶钮,内藏微雕胶片。投影壁上,竟是1929年首届全国美展现场:吴湖帆、刘海粟等人在紫砂壶上即兴书画,而摄影师意外拍下角落里的密谈——日本间谍正与某书画商交接清单。
“此壶乃祖父用吴云裁所赠陈曼生真品改制,当时藏有日寇掠夺文物清单。”宋遗直指壶内暗格,“三十年来无人能开,今闻诸壶共鸣,特来求证。”
程墨禅以杖轻点残壶,壶腹忽现荧光地图,标出重庆某处山洞。“是了!”石云樵拍案,“此乃抗战时南迁文物秘藏处!当年唐云制壶,原是为标记这批国宝方位。”
第四折壶中洞天
五更时分,窑火转作青莲色。六把壶在窑中竟自行移位,蒸气在素壁勾出《江行初雪图》全卷。虞归晚忽指洪半塘那把覆袍壶:“诸君请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