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能教工人识字,能帮他们读图纸,能宣传卫生知识,也能将基层的真实情况带回课堂!”

        “我赞成!”

        一个工学院的学生立刻响应,

        “我申请去辽阳的纺纱厂,我的专业能帮上忙!”

        “我去本溪的铁矿!那里正在引进新式采矿机,需要懂原理的人去讲解!”

        “我去农村,帮他们搞扫盲班,宣传新式农具!”

        一时间,群情激昂。

        这些二十岁上下的年轻人,亲身经历着东北两年来的巨变,感受到一股强大的、不可抗拒的时代潮流。

        他们不再满足于仅仅做时代的旁观者或未来的预备队,他们渴望投身进去,用所学的知识,用青春的汗水,去参与建设一个强大的、不受外侮的新东北,新中华。

        对他们而言,课堂在工厂车间,在田间地头,在一切需要力量与智慧的地方。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