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步:支烧】

        取特制耐火土,制成芝麻细钉。碗盘之类用三至五钉,尊瓶之属或需七钉。满釉支烧,唯留钉痕三四,细如芝麻,故称“芝麻挣钉”。此法虽繁,可保器物通体釉色完整。

        【第五步:窑火】

        此为成败关键。须用还原焰,温度控制在一千二百五十度上下,误差不得过二十度。火候到时,釉中铁质转化,青韵始成。停火后须闭窑缓冷,历经三日,釉面冰裂纹方得自然舒展。

        【第六步:呈色】

        天青之妙,在乎分寸。釉中含铁量须在二分上下,过则色沉,不及则色浮。玛瑙成分令釉质产生微妙分离,光线过处,如穿透晨雾,方得那“雨过天青”的朦胧之美。

        【第七步:开片】

        胎釉收缩之差,本为瑕疵,汝窑匠人却化腐朽为神奇。胎骨收缩五分,釉面收缩七分,这二分差距,在冷却时化作万千冰裂纹。经年累月,茶汤浸染,纹路由无色渐成“金丝铁线”,可谓时光赋予的第二次创作。

        此般工艺,百中不得一二。故南宋时便有“汝窑片瓦值千金”之说,那天青之色,实是土与火在分寸间的艺术,更是宋人审美在瓷器上的极致体现。

        欣赏完了汝窑天青釉的美,苏阳感觉必须给广大的网友们分享一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