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圆厂门口的欢呼声还在继续,隐约传来。东方,天际线上,第一缕晨曦正努力地撕破黑暗,投射出微弱却充满希望的光芒。新的一天,开始了。
“琉璃”芯片流片成功的狂喜,如同短暂划破夜空的烟花,绚烂却迅速被现实的引力拉回地面。紧随而来的,是“大基金”正式投资协议的签署流程。这一次,不再是意向书,而是具备严格法律效力的最终版本。
签署仪式安排在国贸三期一间庄重典雅的会议室。厚重的红木长桌光可鉴人,两侧分别坐着“大基金”的代表、指派的未来董事成员,以及旭日科技的核心管理层。空气中弥漫着消毒水般的洁净气味,混合着纸张和墨水的味道,营造出一种近乎法庭般的肃穆氛围。阳光透过巨大的落地窗照来,在光洁的桌面上投下明亮的光斑,却驱不散那份凝结在每个人眉宇间的凝重。
颜旭坐在乙方首位,穿着一套熨帖的深蓝色西装,领带系得一丝不苟。他面前摊开着那份厚达数百页的投资协议。经过数轮艰苦卓绝的谈判,一些过于严苛的条款得到了微调,比如在技术路线的决策上,为他保留了一定的建议权和一票否决权(仅限于极端情况),日常运营管理权也依旧在他手中。但核心条款——绝对控股权和董事会主导权——纹丝未动。这是底线,是“大基金”代表国家意志行使出资人职责的基石,不容撼动。
他的首席财务官(CFO)和法律顾问,最后一次低声而快速地向他提示着关键条款和潜在风险,声音在空旷的会议室里显得格外清晰。颜旭微微颔首,表示知晓,但他的目光却有些飘忽,仿佛穿透了眼前厚厚的文件,看到了许多别的景象。
他看到十几年前,在中关村拥挤的柜台后面,他和林浩天挤在一起,用那架紫檀木算盘核对着一天微薄收入的兴奋;看到第一次拿到风险投资时,他们在简陋的办公室里彻夜畅想未来,眼中燃烧着征服世界的火焰;看到“旭日通讯”这个名字从无到有,在无数个不眠之夜里,如同他亲手哺育的孩子般逐渐长大……
那些充满汗水、激情与个人英雄主义的岁月,那些“我的地盘我做主”的快意恩仇,都将在这一笔落下之后,被彻底封存在记忆里。从此,公司年报上的实际控制人将不再是他颜旭的名字;“旭日科技”将更名为“新旭日科技”,前缀代表着新的资本结构和使命;重大战略决策,他需要向一个代表着国家和产业利益的董事会进行详尽汇报,并获得批准。
他让出的,不仅仅是法律文件上冰冷的股权百分比,更是那份对亲手创立的事业的绝对掌控感,是那种“孩子”完全属于自己的人生体验。这种感觉,比上一次在意向书上签字时,更加真切,更加血肉剥离。
“颜总,如果没有其他疑问,我们可以开始签署了。”对方首席代表的声音温和却不容置疑,将他从纷乱的思绪中拉回。
颜旭深吸了一口气,那气息带着会议室里特有的凉意,直透肺腑。他环顾了一下坐在他这边的团队成员,他们眼中有关切,有期待,也有对未来的茫然。他看到了老张,这位技术元老,眼神里是纯粹的信任和支持。他不再犹豫,伸手拿起桌上那支沉甸甸的、笔尖闪烁着冷光的万宝龙钢笔。笔杆冰凉的触感让他指尖微颤,但他握得很稳。
翻开需要创始人签字的最后一页,他俯下身,背脊挺得笔直。笔尖接触纸张的瞬间,他仿佛能听到自己内心深处某种东西碎裂的微响。他的签名,一向以潇洒凌厉著称,此刻却写得异常缓慢、沉重,每一笔都仿佛在用刻刀雕琢,力透纸背。颜旭两个字,清晰地烙印在乙方签名处。落笔的刹那,他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虚脱,仿佛全身的力气都被抽空了,随之而来的是一种奇异的、卸下千斤重担后的空旷感,以及那空旷之中隐隐作痛的失落。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