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总,您别急,这是通天集团的商业策略,是恶意诉讼!我们的产品绝对没有侵权……”
“我不管是不是恶意!”王总语气强硬,“官司一天不结束,风险就存在一天!这批货,我们必须暂停接收!等你们官司有了明确结果再说!”说完,便不容置疑地挂了电话。
类似的对话,在接下来的几个小时里不断重复。质疑、暂停合作、要求解释……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客户信任,在“专利侵权”这颗重磅炸弹的冲击下,摇摇欲坠。
下午,颜旭紧急召集了公司的核心管理层,以及刚刚聘请不久的法律顾问。会议室里气氛凝重,烟雾缭绕。
林浩天烦躁地扯着领带,来回踱步:“必须立刻开发布会澄清!告他们诽谤!不能让他们这么泼脏水!”
年轻的法务顾问推了推眼镜,语气谨慎而无奈:“林总,冷静。对方提起的是正规的专利诉讼,在法律程序上,目前我们没有证据说他们是‘诽谤’。立刻开发布会,容易落下口实,可能被对方反诉我们不正当竞争。当务之急,是应诉。”
“应诉?那要拖到什么时候?”林浩天猛地停下脚步,“这种专利官司,一审、二审,打上一年半载都是短的!我们的新产品还卖不卖了?客户还敢用吗?等官司打完,市场早就丢光了!”
法务顾问点点头,苦笑道:“这正是专利诉讼作为一种商业竞争武器的可怕之处。它的目的,往往并不是为了在法庭上赢得最终的判决。而是利用法律程序本身——调查、取证、庭审、可能的行为保全(禁售令)——来拖延时间、消耗对手的精力、财力,并最大程度地破坏对手的市场声誉和客户关系。这被称为‘专利地痞’(PatentTroll)的经典战术,只不过,这次出手的是实力雄厚的行业巨头。”
颜旭沉默地听着,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划着。他清晰地看到了通天集团的策略:用一项他们自己可能都知道胜算不大的专利诉讼,作为一根专利大棒,不是为了打死你,而是为了拖住你,让你在漫长的法律泥潭中失血、停滞,同时在外围用舆论和客户关系对你进行绞杀。这是一种成本极高,但对于财大气粗的通天集团而言,却效率极高的清除手段。
“我们的技术没有问题。”颜旭终于开口,声音因疲惫而沙哑,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法律层面,我们必须积极应诉,组织最有力的技术证据,申请对方专利无效。这是底线,不能退让。”
他看向林浩天和市场总监:“市场层面,不能坐以待毙。立刻准备一份给所有客户和合作伙伴的正式声明,用最扎实的技术对比资料,澄清我们产品的独立性和合法性,强调这是不正当竞争。态度要诚恳,证据要过硬。”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